|
|
Line 22: |
Line 22: |
| 新地方志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地方志,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。 <br>在當前的新方志編纂中,舊志整理工作對於新方志事業的發展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。<br> <br>自1932年朱士嘉先生《中國地方志綜錄》問世,到1985年北京天文臺《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》的編定,半個世紀來,方志目錄方面的書籍已經出版了數十部容。這些方志目錄,是步入舊方志殿堂的敲門磚,為舊方志的檢索和查閱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 | | 新地方志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地方志,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。 <br>在當前的新方志編纂中,舊志整理工作對於新方志事業的發展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。<br> <br>自1932年朱士嘉先生《中國地方志綜錄》問世,到1985年北京天文臺《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》的編定,半個世紀來,方志目錄方面的書籍已經出版了數十部容。這些方志目錄,是步入舊方志殿堂的敲門磚,為舊方志的檢索和查閱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 |
|
| |
|
| 近期所修輯之地方志集,包括 :<br> <br>《中國地方志集成》<br>從1991年起,《中國地方志集成》就以省為單位分輯,擇優選擇資料性強、內容最豐富的志書逐年推出,至今已經連續不間斷地出版了26個省的《府縣誌輯》和一個《鄉鎮志專輯》超過一千冊。 | | 近期所修輯之地方志集,包括 :<br> <br>《中國地方志集成》<br>從1991年起,《中國地方志集成》就以省為單位分輯,擇優選擇資料性強、內容最豐富的志書逐年推出,至今已經連續不間斷地出版了26個省的《府縣誌輯》和一個《鄉鎮志專輯》超過一千冊。 |
|
| |
|
| <br>《廣東歷代方志集成》廣東耗資1500萬元,前後歷時共5年,力爭將現存廣東歷史上所有地方志全部重新出版,防止這些「地情書」絕跡,有效地搶救和保護了該省多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。。<br>《廣東歷代方志集成》分為11部、276冊,包括省通志部、廣州府部、潮州府部、惠州府部、韶州府部、南雄府部、肇慶府部、高州府部和雷州府部,附設瓊州府部和廉州府部,共收入近400種志書。<br> | | <br>《廣東歷代方志集成》廣東耗資1500萬元,前後歷時共5年,力爭將現存廣東歷史上所有地方志全部重新出版,防止這些「地情書」絕跡,有效地搶救和保護了該省多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。。<br>《廣東歷代方志集成》分為11部、276冊,包括省通志部、廣州府部、潮州府部、惠州府部、韶州府部、南雄府部、肇慶府部、高州府部和雷州府部,附設瓊州府部和廉州府部,共收入近400種志書。<br> |
|
| |
|
| [[Category:Non-English Article]][[Category:Chinese Language Article]] | | [[Category:Non-English Article]][[Category:Chinese Language Article]] |